近日,根据Web of Science的ESI数据库最新统计,我校李贤博士发表在《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的1篇题为“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Advances in Heterogeneous Electro-Fenton Processes for Effective Water Treatment”论文,入选全球“化学工程”领域ESI高被引论文。
该综述文章系统梳理和总结了非均相电芬顿(Heterogeneous Electro-Fenton, Hetero-EF)技术在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去除方面的最新进展、反应机制、关键材料、影响因素、应用实例,提出了基于宽pH适应性、催化剂稳定性、毒性评估与工程放大等亟需在未来使用过程中解决的四大核心科学问题。该综述文章旨在为Hetero-EF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业水处理的实际应用指明发展方向。 (科学技术处供稿 责任编辑 潘旭 张惠)
【ESI背景介绍】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是由世界著名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所(ISI)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现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ESI高被引论文是根据ESI统计被引频次排在相应学科前1%以内的论文,教育部在2012年学科评估指标中首次引进ESI论文,是“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实施方案中申报“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的评审要求之一,也是大学排名的重要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