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工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南工新闻 > 媒体南工 > 正文

大学生创新创业卓有成效

时间:2015-07-10 作者: 浏览次数:[]

   

多年来,南昌工程学院始终坚持面向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水利行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注重文化引领,大力弘扬“开放包容、迸发活力”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以文化聚才、聚智;注重机制主导,合理构建“横向联动、纵向互动”的创新创业机制,以机制护驾、护航;注重平台保障,系统搭建“内展外延、公平竞争”的创新创业平台,以平台助事、助业;注重项目实战,精心设计“社会发展、效益优先”的创新创业实战项目,以项目育才、育业。学校以文化、机制、平台、项目构成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水平。

营造文化

引领创新创业

南昌工程学院注重文化引领,大力弘扬“开放包容、迸发活力”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

首先,文化主题不断提升。学校开展的科技竞赛、创新创业之星评比、创业沙龙、创新创业典型事迹报告会等系列活动,重点聚焦大学生创新创业群体,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传授创新创业技能、提供创业服务、促进创业交流,加快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形成了全校师生关注创业、支持创业、投身创业的良好氛围。

其次,文化活动不断丰富。一是建设学生科技创新类社团。学校大力支持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团建设,在成立审批、建设资金、活动场地、指导教师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二是成立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大学生创业俱乐部通过定期举行创业俱乐部活动,让创业者共同探讨团队管理、业务经营、市场分析等运营问题,不断提高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为团队走向企业化运作奠定良好的前期基础。三是开展创业训练营活动。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创新创业园等学校平台,以及创新创业基地、创新创业导师等二级学院平台,开展创业训练营活动,培训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发大学生创业愿望和创业实战,提升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水平。四是推荐创业典型,参加国家、省市级创业竞赛。在开展创业之星评选活动的基础上,学校积极推荐优秀创业者参加各类国家、省市级创业竞赛。

最后,文化宣传不断创新。学校全方位、多渠道推动创新创业宣传“进课堂、进社区、进社团”,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以符合大学生信息交互特点的形式为引领,不断创新和丰富宣传形式,形成了全校上下了解创新创业、支持创新创业、参与创新创业大局面。依托学校、学院各级媒体,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各自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地展示创新创业工作成效。

构建机制

主导创新创业

学校始终把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积极整合资源,在探索中前行,真抓实干,围绕水利特色做实、做细创新创业文章。构建“横向联动、纵向互动”的创新创业保障机制,以机制护驾、护航,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常态化。

首先是顶层设计,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管理体系。一是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领导机构。2006年,学校成立了由校领导和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处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现更名为“大学生科技创新与技能型竞赛领导小组”)。采取学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运行方式,从组织机构、协调运行、经费保障等方面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管理和指导。二是理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总体思路。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设计、培养路径探索方面都取得了实效。学校紧扣“应用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了“创新推动创业,创业促进创新,创新与创业互动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孵化链条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大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支持高新技术为基础的产品和技术的市场化,迈向创业实践。

其次是精心设计,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一是构建创新创业培养体系。根据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按照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性、创造性、实践性”三个基本特征,整体构建了创新创业培养体系。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该体系的构建依赖于文化、机制、平台和评价等四个要素的创新与融合,从而有效实现了“五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的互补结合、教师教学指导与导师实践指导的互动结合、校内与校外的内在结合、大众培养与精英化发展的双向结合)。二是出台文件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学校先后出台了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制度文件和项目管理办法,保证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三是建立导师队伍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行创新创业导师制,聘请72名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引领和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四是积极筹措资金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制定《关于鼓励师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及技能型竞赛活动的奖励办法》等激励措施,大大提高了师生积极性。

搭建平台

保障创新创业

学校整合各方资源,多方搭建“内展外延、公平竞争”的创新创业实战平台,以平台助事、助业,实现创新创业项目化、普及化、实体化。

建立“2+N+1”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经过十年来的探索与实践,融合学校办学历史经验、国家专业标准、国际专业认证标准,形成了两平台、N模块、一拓展(即“2+N+1)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行“通识必修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准学分制模式,推行选课制、引进共享课程、整合实践教学资源等,坚持大学生共性化与个性化培养,保证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切实围绕大学生的成人成才、创新创业来开展。

建设“百川讲堂”示范工程。学校坚持将创新创业培育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自2012年以来,利用“百川讲堂”学术报告工程,邀请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家来校作创新创业专题报告43期。

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立380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园,投入60余万元将学校2800平方米的校园商场改建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划分为苗圃区和孵化区,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平台。同时,学校还从省财政部门申请到80万元的创新创业园专项建设经费,用于园区硬件改造、环境改善、创业扶持等工作。园区运行以来,已经吸纳81个团队(项目)的645人入园开展创新创业实践,18个团队进行工商注册。

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2012年,获批南昌工程学院国家级别大学科技园,为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又一个强有力的实战平台。学校充分利用园区内的120家企业,于2013年成立了科技创业实习基地,该基地累计接待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0个、500人次。

拓展校外创新创业基地。学校在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实践基地的基础上,积极挖掘资源,大力拓展校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学校先后与南昌高新区、共青城开发区等合作共建了5个校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每年接纳500余人次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大大丰富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

依托项目

实现创新创业

学校注重项目实战,围绕创新创业“进园区、拓市场”的目标,精心设计“社会发展、效益优先”的创新创业实战项目,以项目育才、育业,实现了创新创业发展的社会化与产业化。

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精彩纷呈。学校每年设立近85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挑战杯”、水利创新等40余个科技创新竞赛,实行项目化运行。近3年,有1459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含)奖励,特别是在水利创新、数学建模等学生科技竞赛中取得了国家级别奖励的突破。

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普及化。自学校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以来,共投入33万元,立项资助285项,吸纳学生1236人次参与科研训练。近3年,依托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在校学生发表学术论文91余篇,专利11项,大大促进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团学活动科研项目化。重点利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平台,鼓励将科研项目作为活动主题,实现团学活动的科研项目化。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经过多年实践的沉淀,结出累累硕果,引领了更多大学生参与其中,创新创业成果的示范作用日益显现,学校社会影响力也得到了切实提升。

2006年以来,学校实现了在“挑战杯”竞赛、机械创新大赛等重大比赛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09年,学生参加全国第十一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以团体总分150分列全国第2176名,位居江西高校第2名;2011年参加全国第十二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团体总分列全国第2074位;2013年参加全国第十三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三等奖3项、累进创新银奖1项;2014年“挑战杯”科技竞赛国家二等奖作者双超军获得中国青年少年科技创新奖、成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江西省大学生年度人物。(谢云敏陈付龙 周冠佳)

 

 

此文刊登在《中国教育报》2015年06月26日(07)家庭教育版,详见附件。

 

 

  • 附件【homeedub626c.pdf】已下载